Galaxy银河(官方VIP网站)登陆入口-Macau Green Shop



小菌物里的大情怀——李玉院士与他的食用菌产业强国梦

发布时间:2020-09-30

人民政协网北京928日电(记者高峰)长白山麓,松花湖畔。

这个季节,连绵百里的花海,铺坡盖谷,姹紫嫣红,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吉林省蛟河市,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而这里,从来都不缺少奇迹。

蛟河市黄松甸镇地界内,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之为摩天岭。其东侧是一片空地,因早晚温差大,气候条件特殊,成为黑木耳的最佳生长地。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okVdCfcLZnPnxIoDdE3bYyyM0McKhicP5TOqAib8Aia5exMasFVxxQYEPRCic7ibXH4qeUSsmT4zj7XmebibRD4lnyOQ/640?wx_fmt=jpeg

种木耳、收木耳、卖木耳······成为近几年镇上最常见的场景,将近95%的小镇居民,从事黑木耳种植加工或与此相关的行业。在年产值10多亿元的背后,除了自然优势,是来自长春市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及其团队的技术支撑。

农民心中的“财神爷”

立秋刚过,蛟河市通往黄松甸的高速公路两旁丛林尽染,细雨中,沿途黄松甸镇的山前屋后空地上,随处可见栽种木耳的大棚和一段段等待采摘的黑木耳,在雨中散发着敦厚的生机。

“今年木耳生长不错,能卖上个好价格。”在菌农孙俊富家的大棚中,李玉一边说着话,一边小心翼翼地走着,时而又停下脚步,仔细查看木耳生长的情况。这些黑灰褐色的木耳在别人看来也许其貌不扬,但在李玉心里却是能让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金耳朵”。

黄松甸镇地处长白山余脉,平均海拔474米的高寒山区气候过去一直是制约黄松甸经济发展的短板。“地不多,半冬过,打点粮食够吃喝。”是过去对黄松甸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里的百姓穷怕了,总想要改变点什么。”李玉说,就连当地政府也煞费苦心,想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情况下进行创富。在尝试过种植旱烟、土豆、甜菜等最经济作物终宣告失败之后,在上个世纪80年代黄松甸人开始尝试人工黑木耳栽培。

就这样,袋料栽培木耳被引进了黄松甸镇。木耳赚钱,黄松甸人积极性很高。到90年代,各村已有了几百万包的栽培规模。为了造势,大伙儿在302国道旁竖起一个牌子:“中国木耳生产最大的乡镇——黄松甸”,这在当时是个颇为大胆的举动。

“出差途中,偶然看到了这块牌子,我就找上门来。”李玉笑着说,没想到,自己的主动上门,与黄松甸镇一拍即合,从此,为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开启了大学带动产业,科学家扶持栽培户合作的模式。

“那时候,只要有时间,我就去黄松甸。”李玉说,在镇里,他和农民一起摸爬滚打,培育新品种,探索地面摆放全光栽培,推广微孔出耳技术……“那时没有高速公路,302国道路况较差,我就起早去,贪黑回。”

十几年下来,黄松甸镇成为中国知名的黑木耳之乡,农民的收入也从一亩地收入300元钱开始,翻番儿地往上涨。李玉也成了当地黑木耳产业领路人,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木耳院士”“农民的财神爷”。

作为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李玉不仅了解农民的疾苦和祈盼,也深知“留下一门技术,带出一支团队”对帮助老百姓脱贫的重要性。因而,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他非常注重培养一支食用菌科研和产业团队。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身为真菌人的年轻一代,千万不要忘记食用菌产业是我们的根基,应用真菌学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离不开生产一线。”

每年三四月份,李玉都要带领团队成员深入到白山黑水的田间地头、菇棚车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每到这个时候,周围的菌农像过节一样,从四地八方赶来,为的是听他一堂课。此时,李玉似乎忘记了疲惫,又变得年轻了,讲起蘑菇种植技术总是滔滔不绝。几毛钱的菌苗种到地里就可以变成几元钱的蘑菇,当地农民笑着说李玉是让他们在蘑菇地里“捡钢镚”。

多年来,他带领菌物团队,扎根在生产一线,抱着服务三农的思想,真正把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培训技术骨干8000多人,辐射带动菌农3万余户。

打造柞水黑木耳产业链让大家富起来

木耳,成了黄松甸的一道风景!而“风景”却不仅仅在黄松甸一地绽放。

白山松水2000多公里之外的陕西省柞水县,位于和合南北、泽被天下的秦岭腹地,满眼尽是连绵不尽的山川。唐代诗人贾岛《题安业县》云:“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描写的正是当时的柞水。

尽管交通不便,但柞水当地盛产椴木,而椴木最适宜木耳生长。因此,近百年来,当地村民一直有种植木耳的传统。不过,当地木耳产业发展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传统的种植方式技术不成熟,产量低,并没有给百姓带来富裕生活。相反,柞水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初贫困发生率为44.04%

回想起与柞水的“千里交集”,李玉仍然记忆犹新,“2017年,柞水县开始把木耳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当时,柞水的木耳产业基础弱、链条短,在关键核心环节上缺乏技术支持。”

也就是这一年,柞水县与李玉的团队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改变,也从这一刻开始。

“筛选菌种、制定规程、研发新品……什么时候该浇水、该通风?现代化菌包生产对菌农来说,颇为陌生。”李玉说,“为了摸清当地木耳产业状况,用了3年时间,我们几乎跑遍柞水县的每个村庄,基本上没休过周末。”

最终,通过李玉团队把脉问诊,全面启动“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计划,并制定了木耳的生产标准和规程。

“目前,我们已为柞水县编制了柞水木耳生产标准,制定了黑木耳菌包生产、玉木耳菌包生产、黑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玉木耳大棚吊袋栽培等4项技术规程。”李玉表示,这些规程为木耳工厂化生产、科学化大田管理、等级划分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我们还先后派遣科研骨干人员30余人次,开展木耳产业管理和菌包生产等人员技术培训。

据了解,李玉院士团队先后为柞水选育出5个宜栽品种,并实现大面积推广,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年产干木耳3750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

“食用木耳,毕竟产值有限。如何增加木耳的附加值?”看着当地群众日益高涨的参与热情和逐年增加的种植,为了避免产业总体效益不高,“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发生,李玉团队又开始了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木耳冰淇淋、木耳脆片、木耳菌草茶、木耳益生菌等新产品相继被研发出来,形成了木耳全链条产品矩阵。

“小木耳,大产业。”4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柞水县金米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看着当地黑木耳、玉木耳喜获丰收,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硬核作用,对柞水木耳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个点赞让我们食用菌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鼓舞人心的话语,让李玉激动不已,“这个点赞充分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内的食用菌产业在国民经济主战场,特别是在国家精准产业扶贫方面发挥的实实在在作用;这个点赞也为未来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这个产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春天。作为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工作者,这个点赞着实让我高兴,同时更让我感受到了身上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把总书记所提出的‘小木耳,大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做精、做优,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交给今天我们食用菌人身上的时代答卷!”

孤独的拓荒者

睿智博通,心无旁骛,甘当人梯。人们这样评价李玉。从事菌物科学研究40多年,他醉心菌物世界,求索拓荒,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收获累累硕果。

1966年,李玉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来到吉林。那时“文革”已经开始,李玉到吉林省农科院报到时,已是1967年春天了。“农科院的领导说,你不能留在院部,得到下面的农科所去。我这个人比较听话,于是继续北上,到了吉林省农科院白城农科所,一干就是10年。”

1978年秋,随着教育和科学的春天到来,李玉以优异成绩成为吉林农业大学微生物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的真菌学家周宗磺教授,揭开了人生道路上新的一幕。

李玉是研究生班的班长,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又得刘波、白金销、刘锡琏几位国内知名菌物学家执教,遂成为导师周宗磺心目中最优秀的“嫡传弟子”。可惜天不假年,在李玉即将毕业之际,老人因病逝世。临终前,老先生专门嘱托李玉,希望他把菌物研究继续进行下去。

“这么多年来,内心似乎总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李玉内心的那股力量,除了信守对导师的庄严承诺的那一份执着,或许正是一名科学家对探索大自然、揭开大自然所有奥秘的那种冲动与追求吧!《人民日报》以“孤独的拓荒者”为题,对李玉的事迹做了专题报道。

作为菌物科研领域孤独的拓荒者,作为菌物世界的守望者,李玉虽饱尝了无数艰辛,更收获了无限喜悦。

20世纪70年代以来,李玉和学生们深入全国所有省区开展菌物资源调查,系统开展菌类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等基础研究,获得1.2万份标本与菌株。其中仅黏菌就报道了400余种,占世界已知种的2/3,发现并命名36个黏菌新种,成为中国为黏菌新种命名的第一人。现在,世界上每10个黏菌新种,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发现的。在菌类资源上,发现新纪录菌种148个,出版了两本黏菌学理论专著,完成《中国真菌志—香菇卷》编研;制作了全球98%以上的黏菌分子生物学标本,建成了国内首个菌类种质资源库,标本及菌种保藏量居于国内前列。

如今看来,李玉没有辜负导师的希望,不仅把他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而且将菌类科研成果推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沿。

虽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但是菌物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差距,加快培养大批的菌物创新人才一直是李玉牵肠挂肚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他带领弟子们挑起了建设我国第一个菌物专业的重担。面对一无专业人员、二无专业教材、三无经验可鉴的窘况,他们夜以继日,培训师资、编订教材、完善教学内容……在较短时间内创造性地在吉林农业大学设立了菌类作物自主设置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用汗水和心血开创菌物人才高等教育之先河。

回忆创业初的难忘岁月,李玉仍很激动,“当时办专业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我和学生一起在一堆废旧的物资中拣回了我们这个专业所需的仪器设备。难啊,真难啊,我们是在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没有资料,‘三无‘的条件下开始千起来的……”

30多年来,他累计培养菌物学领域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上百人,大部分已经成长为菌物产业的领军人才或骨干力量,正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https://mmbiz.qpic.cn/sz_mmbiz_jpg/okVdCfcLZnPnxIoDdE3bYyyM0McKhicP5Vh3rJHCK2lWWWReCqkwCytfmokO1ic89AucxM2Bm8P7vpJeAceFOKRg/640?wx_fmt=jpeg

用行动诠释为民情怀

“食用菌产业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食物安全的生力军。”这是2009年,李玉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写下的一句话。基于此,李玉院士满腔热忱的把对真菌学、黏菌学的研究,延伸到与国民经济结合紧密的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领域,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李玉先后主持科技部973、农业部948等科研项目40余项,创新和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解决了北方食用菌发展中的工程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国家“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的食用菌发展战略。

40年来,他经历见证了我国食用菌产业从简陋的地沟、菇棚,到花园式的基地;从传统的庭院式生产,到现代化的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过程。吉林汪清、浙江庆元、山西临县、贵州铜仁、河北阜平……“木耳院士”和他的团队在全国40多个贫困县(市)留下足迹。

为进一步推动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2009年,李玉院士组织策划了“小蘑菇,大产业,健康万里行”的大型公益活动,亲自带领团队成员在国内十几个省市及香港作了数十场报告,受众达数万人。以至于,后来有好多企事业单位要高薪聘请他担任技术顾问或者荣誉职务,均被李玉谢绝。他说:“吉林农大,我是离不开。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真正成才。”

2010年李玉与浙江庆元县签订“院士企业工作站”以来,他将政府奖励他的180万元无偿捐出设立了“李玉院士科技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为庆元食用菌产业做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用行动诠释了科学家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

作为长春市政协常委,针对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带、产量高效益低这一“新东北现象”,李玉先后提出“南菇北移”、“东木西草”、“食用菌产业应纳入国家新兴战略产业”、“食用菌资源的高值化综合利用”等建议,被国家、吉林省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成为新的产业亮点,极大地推进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化。

更让李玉院士欢欣鼓舞的是,经过食用菌界专家和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食用菌产业已经在我国遍地开花,北方的河南、山东、河北、黑龙江、吉林后来居上,产量与南方的福建、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基本上不分伯仲。蘑菇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支撑着国家的食物安全。

“我们要举起中国菌物学科特别是产、学、研相结合的食用菌民族产业大旗,我和我的团队有能力、有责任、有水平引领全国食用菌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效益,使我国由食用菌大国向食用菌强国迈进,为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李玉如是说。

是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生培养成才,把食用菌做强做大,把成果融化在老百姓的笑脸上”,这正是李玉多年来科学人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次次研究、一项项创新、一个个成绩,积累的财富,沉淀的是愈加深邃的为民情怀。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年逾古稀的李玉依然没有停下食用菌科研和推广的脚步,“食用菌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李玉说,在他看来,食用菌能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我心里始终揣着个梦想,就是让祖国发展为食用菌产业强国,让老百姓吃得更健康、更放心。”

李玉简介:长春市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室主任。

 来源:人民政协网


Awesome Image
0513-85960100
0513-85327666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
开发区中央路 68—A号
alphay@alphay.com
chenhui@alphay.com
FOLLOW US:

版权所有 2021 澳门Galaxy银河登陆入口  苏ICP备10215476号

本网站所有产品的创意策划及内容的审核发布均由江苏星天下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权负责。

本网站产品图片或内容仅供参考,请以产品实物为准。

网站首页
产品介绍
综合新闻
灵芝文化馆
XML 地图